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简介

  办公楼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5728日由教育部正式批准依托三峡大学立项建设,同年12月,经过专家组论证,实验室建设计划被正式批准,于2009418日通过验收。

实验室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延伸拓展至长江流域,以灾害形成、发展、预测和治理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以国家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服务地质灾害防治行业技术进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验室致力于解决三峡库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以岩土力学基本理论研究为基础,重点研究水库蓄水与运行、降雨及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构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测预报、防治及管理水平,完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等理论与技术,形成较完整的地质灾害学理论体系,成为国内外解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的主要单位之一,成为全国地质灾害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实验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的单位,自1972年起至今已有近50年的研究历史。实验室是国际滑坡协会的会员单位,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开展了持续性的国际合作研究,2018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灾害减灾协会(ICGdR)协作单位。实验室于1985年成功预报了湖北秭归新滩3000m3滑坡,被赞誉为我国滑坡研究历史上罕见的奇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八部委和湖北省政府的通报嘉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验室全程参与三峡工程建设,201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发生了显著而深刻的演变,库区灾害体呈现出点多、面广、危害大,且具有带状和相对集中于城镇等人口密集区分布的特点。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实验室注重科学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库区地质环境演化与灾害体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变、库区地质灾害致灾机理与破坏模式、地质灾害空---内多源融合监测预警、库区地质灾害工程与生态协同绿色治理等4个特色优势研究方向。

实验室依托单位三峡大学位于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周边分布有三峡、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且为中西部地区的衔接地带,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的区位优势。三峡大学是湖北省教育事业“十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在教育部、湖北省和国家电力公司的支持下,经过建设和发展,三峡大学在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应用、水工结构工程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实验室依托的主要学科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水利工程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等。实验室研究成果有效地支撑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2013年)、水利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2011年),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生态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获批首批湖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水利工程学科成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2014年)、获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峡大学技术转移中心)(2014年)、建成了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

经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实验室形成了由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背景的交叉融合研究队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63名,其中教授30名,占总人数的47.6%,副教授22名,占总人数的34.9%,具有博士学位人员61名,28人具有海外访学和研究经历,占总人数的44.4%40岁以下科研人员25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39.7%。现有流动研究人员23名,其中教授11名,占总人数的47.8%,副教授9名,占总人数的39.1%,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3名,占总人数的100%15人具有海外访学和研究经历,占总人数的65.2%40岁以下科研人员11名,均具有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47.8%。研究队伍中,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湖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5个,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湖北省百人计划2人,楚天学者6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共14名,湖北省教学名师2名,湖北省杰青1人,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等国际学术机构任职10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学术期刊编委26人次,行业咨询专家15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等国内学术机构任职29人次。

近五年来,评估期内,实验室承担纵向项目情况如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项、子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子题2项,面上项目28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青年基金18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4项,其他纵向项目50项,纵向项目到帐总经费达到5470.92万元。五年间,受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江航道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等的委托,先后承担了三峡库区宜昌秭归兴山等县区的滑坡监测及预警工作、三峡库区水位变动带岸坡破坏机理及长期稳定性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及会商移动通信平台保障、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实施规划项目和三峡库区滑坡涌浪预测分析平台建设及数值模拟等重大科技服务项目,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决策、生态环境保护、航运安全等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同时,注重科研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辐射作用,服务于南水北调、大渡河流域、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等西南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问题。实验室承担横向项目300余项,到帐总经费达到1.34亿元。